
“小巨人”撬動“大發展”,“小巨人”鑄就“新高峰”,“小巨人”迸發“大能量”。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作為中小企業發展的“排頭兵”,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為我國塑造產業競爭新優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力軍”和“先鋒隊”。
保護知識產權才能保護創新,保護知識產權才能體現知識就是力量。知識產權的保護關系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廣大科技型民營企業,最擔心的就是被侵犯知識產權。”全國人大代表、徐州民建會員、江蘇省精創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敏表示,冷鏈綠色節能降碳、冷鏈安全數據分析、智能節能硬件和云服務等關鍵性技術是制冷企業生存的根本,如果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會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李敏代表認為,要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因技術等新領域的知識產權立法,為科技型創新型企業保駕護航。
一是提高侵權經濟成本。從市場價值角度確定高于專利技術研發成本的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數額,向社會傳遞知識產權有價值的理念,警示潛在的侵權人遵守規則。
二是將侵權行為納入個人征信。加大失信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將惡意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反復侵權、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或裁定等,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三是加強知識產權信用體系建設。科學構建符合本地實際的知識產權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強化知識產權鑒定和技術調查,建設信息化平臺,構建專業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化體系。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場政、企的雙向奔赴。強化專利布局既要做好外援工作,也要積極引導企業“內修”。李敏代表希望,給予民營企業尤其是民營“小巨人”企業更多的包容。“企業要與政府心連心,形成良好的互動與合作關系,才能更好地推動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李敏代表說。
(來源于中國食品安全報,2025年3月9日)